
瓷种
卢钧是在卢钧窑特殊釉色秘方的基础上,以焦炭为燃料,以串烟捂火(高温还原焰)的方法,用风箱炉烧造的高温天然窑变钧窑瓷器,故又称炉钧。
卢钧以其神奇的五彩渗化、自然窑变艺术在钧瓷艺术品中独树一帜,以其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成为钧瓷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卢钧以自然、朴实为前提,强调天然窑变色彩之美,摒弃刻意的人为涂抹,反对矫揉造作和无谓的装饰凋琢,完全以自然“窑变”而形成或绮丽繁复、或平和自然、或古朴雄厚的的色彩变化,多以不对称性、自然性散漫于作品之中,同时以唯一性存在,有"卢钧无双、窑变无对"之称。
卢钧是在恢复和发展宋钧官瓷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风格和自成体系的钧瓷品种,是当代钧瓷艺术最顶峰的代表作,与宋钧官窑瓷开称钧瓷系中最为名贵者;因其工艺秘方由神垕卢氏清代所创,并发展出了独特的流派风格,所以世称“卢钧”、“卢瓷”。
卢钧又因用风箱炉小窑还原高温烧成,遂又有称“炉钧”者,但此“炉钧”又与南方钧仿窑系的“炉钧”有明显区别:卢钧(神垕炉钧)是神垕卢家创烧的高温自然窑变钧釉瓷,属北方钧窑系,采取低温素烧、高温釉烧的二次烧成法,以高温自然窑变著称,是标准的传统钧瓷工艺;而南方炉钧为低温烧造,多施各种粉剂调色,为人工上色制作,温度近于陶器。两镇炉钧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卢钧是以神垕镇为中心的钧瓷原产地的近现代高峰代表作,从清末到新中国,作为三次恢复钧瓷生产的核心工艺基础和参考蓝本,卢钧窑的卢钧和各种钧瓷工艺广泛深入的影响了整个神垕钧瓷行业的技术发展,技术影响基本覆盖整个神垕镇钧瓷行业。
卢钧秘方和核心烧制技术仍以家族方式在卢钧窑内部代代传承,并且更有多年的持续投入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又有卢氏家族直接或间接传承的外姓弟子,模仿学习这一传统烧制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吸收长处坚持烧制。
结构
窑底先铺柴草,上加烂炭15—20厘米,上衬马脚,以防匣底塌陷堕落。上釉后的产品加衬泥饼装入匣钵内,将匣钵放置窑炉中心,加盖防止灰渣进入匣内污染产品,用焦炭将其四周围满,与匣钵口平,在灰坑内点火。用风箱或风机吹风将焦炭点燃,去掉匣钵盖并吹去灰尘,直到浓烟消失焦炭燃烧,窑口青烟飞至窑口且匣钵已发暗赤,再次吹去产品上的灰尘,将匣钵盖盖上,(匣盖中间留一圆孔,以便观察火色),不加盖窑顶,待匣钵烧红,煤烟出净,小火约烧1小时,使坯体湿气放净,再加盖活动窑顶。此时主要看火候是否达到830-850 0C,最低要达到750 0C,若匣钵变成紫色时,就把活动窑顶盖上,待全红时,把窑顶周围用泥沙封上,用中火强行通风烧1-1.5小时,火色出现橘黄和光亮橙色时,温度达到900-950 0C ,将窑顶喷火口用匣钵盖上进行捂火还原,加大火力烧20-30分钟,喷火口出现水银珠回流和绿色火焰时,可立即移动喷火口盖片至半启半闭,转入中性焰,直到烧成保温15-20分钟,停风停火揭开窑顶,让其自然冷却.整个烧成过程3-4小时即可完成.此种烧成方法为快速烧成,主要用肉眼直接看火升温,亦可结合光学高温计和釉锥对照进行.根据传统经验察看火色定温的办法简单易行,且实效较好(温度误差为+200C).火色与温度对照如下:
结构
卢钧窑属烘炉升烟式直烟窑。窑炉尺寸为:窑内直径40cm,深50cm,窑底为炉箅,炉箅下为落灰坑,落灰坑为两用,还可以鼓风升温,烧窑时堵上,住火时抽开,以便清灰。
所使用燃料为烂炭(即大窑没有烧透的炭渣—焦炭),燃烧火力强,一氧化碳浓度大,且系一次添加燃料直至烧成,还原气氛系用加盖捂火造成短期还原的办法,较为有效。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结构简单,易于筑建。
烧制方法窑底先铺柴草,上加烂炭15—20厘米,上衬马脚,以防匣底塌陷堕落。上釉后的产品加衬泥饼装入匣钵内,将匣钵放置窑炉中心,加盖防止灰渣进入匣内污染产品,用焦炭将其四周围满,与匣钵口平,在灰坑内点火。用风箱或风机吹风将焦炭点燃,去掉匣钵盖并吹去灰尘,直到浓烟消失焦炭燃烧,窑口青烟飞至窑口且匣钵已发暗赤,再次吹去产品上的灰尘,将匣钵盖盖上,(匣盖中间留一圆孔,以便观察火色),不加盖窑顶,待匣钵烧红,煤烟出净,小火约烧1小时,使坯体湿气放净,再加盖活动窑顶。此时主要看火候是否达到830-850 0C,最低要达到750 0C,若匣钵变成紫色时,就把活动窑顶盖上,待全红时,把窑顶周围用泥沙封上,用中火强行通风烧1-1.5小时,火色出现橘黄和光亮橙色时,温度达到900-950 0C ,将窑顶喷火口用匣钵盖上进行捂火还原,加大火力烧20-30分钟,喷火口出现水银珠回流和绿色火焰时,可立即移动喷火口盖片至半启半闭,转入中性焰,直到烧成保温15-20分钟,停风停火揭开窑顶,让其自然冷却.整个烧成过程3-4小时即可完成.此种烧成方法为快速烧成,主要用肉眼直接看火升温,亦可结合光学高温计和釉锥对照进行.根据传统经验察看火色定温的办法简单易行,且实效较好(温度误差为+200C).火色与温度对照如下:
火焰颜色 温度
初赤 470 0C
黑赤 530 0C
暗赤 650 0C
全红或樱桃红 750 0C
橘黄或光亮橙黄 900-950 0C
发黄或金黄 1000-1100 0C
发白 1200 0C
浅黄或光亮白色 1320 0C
因钧瓷为窑变成色,对气氛极为敏感,较难控制,季节、天气、温度、大气湿度等对其都有影响。所以说,“钧瓷窑变贵在烧成,千钧万变意境无穷”,属于“火的艺术”,对于止火温度和火色,老窑工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很宝贵的:冬看白来夏看黄,春秋两季火发浑。
卢钧工艺是钧瓷世家及钧窑艺人长期实践而积累起来的一整套烧成工艺方法,烧成快速、简便易行。新中国建立后,在恢复钧瓷的生产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与景德镇“炉钧”烧成工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作为钧瓷窑变色釉来讲,卢钧是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色彩艳丽,玉润晶莹,变化奇妙,别具一格,实为大窑钧瓷所不及,可与宋钧媲美。
由于窑是升烟式直焰窑,活动窑顶操作方便,窑内上下温差50 0C左右。因使用燃料为焦炭,火力足,气氛纯,耐力久,一次加炭,炭尽窑熟直至烧成,加上控制风力,强化通风,捂火还原易于控制,使窑内气氛氧化-----还原交替进行,烧成工艺与古代接近,易于保温。釉料中的物质元素间化学反应充分,晶体发育完美,产品着色丰富多彩,红紫相间,青绿交错,相映成趣。
卢钧产品色彩鲜明,釉色肥润,变幻莫测,妙趣横生,堪称高温窑变钧红釉中的珍品,大件产品可烧约50厘米的大瓶,小件一次烧5-7件。时间短,成瓷快,属于快速烧成范畴其工艺方法易于控制,且可连续作业,简便易行,是值得推广和保留的一个传统钧窑工艺。
卢钧窑受打铁炉的启示,砌筑简单,成本低廉,高温、低温、氧化、还原,样样均可烧造,属小型试验窑。卢钧高温窑变铜红釉的烧造成功,为钧窑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石,开创了新的艺术境界,为中国钧瓷文化书写了一页壮丽篇章。